极梦原文学>科幻>坝上往事之父亲的油坊 > 2.11 问计好友不藏私 油坊二议发展计
    曹洋正蹲在自己油坊的榨油机旁边,研究怎样提高榨油机的出油率呢,就听见屋外嘡…嘡…嘡的有三轮车声音,不用问,肯定是莫林来了,于是赶紧起身,出去迎接。“这三轮车的声音一响,我就知道是你来了。”曹洋一出门,就招呼大头爹,“先进来坐吧。”

    大头爹停好车,熄火,随着曹洋走进油坊的办公室。说是办公室,其实作为农民自办的加工厂,只是一间房里,有床、有桌、再加上几把椅子而已。大头爹落座、喝茶,草原的风干燥,一路奔来,只觉得嘴干舌燥。一杯热热的茉莉花茶下肚,人就泛活了,大头爹这才说明来意,欲请高人出山呢。曹洋大笑,说道:“别给我戴高帽子。你把你的画的图纸拿来,说说具体的情况吧。”

    大头爹赶紧掏出作业本,一五一十的讲述房子、院子的情况,以及自己的思路。曹洋一边点头,一边认真听取,遇到理解不到位的,还要追问一下。等大头爹讲完,曹洋立刻说道:“你说的思路和方法,基本都没有问题,不过根据我的油坊这半年多的运行,有几个重点你一定要注意一下。”曹洋也不废话,直接说道:“根据年前我榨的那一万多斤油的经验,出油率是油坊挣钱儿的主要措施,那个时候你和那个王满囤虽然都在,但是当时的我还没有想到这一层,只觉得机器肯定出油率高,到后来全部榨完了,一算,核下来一斤油将近要三斤三两的胡麻。”

    大头爹认真地听。

    “今年夏天收不到胡麻籽,前前后后收了大概一万多斤籽。这一回,我主要就是用来慢慢地摸索怎样提高出油率的诀窍。还别说,前两天榨油,终于做到二斤八两籽,就能出一斤油了。”曹洋说的得意,从椅子上站起来:“这些诀窍来的不容易,你小子可得请我喝酒,这叫学费。”大头爹说道:“大哥,我干这件事儿,都是因为有你领路呢,别说是喝顿酒,就是十顿、一百顿,都没问题。”曹洋又哈哈大笑,说道:“其实窍道,想不出来觉得难,想出来了,也就没个啥,榨油整个过程中,有三个关键。第一个是收籽,当年的胡麻籽最好,油分足,出油率自然就高,所以收籽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辨,颜色发红、发黑的最好,要饱满,白色的秕子坚决不能要;第二个是炒籽,火大了就糊了,不出油,火小了,不熟,也不出油,炒好了要赶紧进机器,一冷,也就不出油了;第三个是榨油机,一定要预热一下,热好的机器,油是哗啦啦地流,刚开始的冷机器,基本就没有油,预热用点麻生沫沫就行了,等机器热了,再换成胡麻籽。”

    大头爹恍然大悟,说道:“哎呀,太谢谢大哥了。”

    曹洋继续说道:“关于你说的安装机器的思路,我也有几个建议,第一个是榨油机进籽的量要控制好,太少了挤不住,榨不干净,太多了就容易榨螺抱死,所以末端一定要有比较大的空档,抱死了好拆卸;第二个是滚筒炒锅的坡度要容易调节,籽转的太快,炒不熟,太慢,肯定就糊了,当然这个也可以调整转速,但是没有角度方便;第三个是你说要增加一个溜槽,不能太远,出溜的远了,炒好的籽就冷了;第四个是熬油的大锅最好弄成两口,忙的时候能倒开,再一个盘熬油锅头的时候,四周一定要有一圈水泥抹的高梁梁,两三公分就行,这样熬油熬的溢出来,撒不了。”

    大头爹可算是佐证了很多自己最初的想法,根据曹洋传授的经验,有很多地方是需要进一步调整的,这心里一有事儿,立马就有点坐不住了。曹洋人高马大的,但是心细,看出大头爹着急,便缓了一口气,说道:“我今儿个要进城,联系了好几家粮油店,还有几个打点心的,要供麻油呢,我最近榨的油大概还有个六千来斤,雇了一个卡车,后晌要送呢。所以我也顾不上招呼你了,等的这几天忙完了,我去围山营子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大头爹就起身告辞,说道:“大哥,你既然有事,我就先回去。你要是能来,那肯定好。等的我的油坊开张了,我专程再来看你和嫂嫂。”然后发动三轮往回走。

    战略层面的规划目标和指导思想一旦确立,技术层面的困难就容易克服,用尽一切办法来无限靠近目标即可。大头爹、王满囤和莫有生三个人在接下来具体的机器安装中,泥瓦砌筑、钣金制作、螺栓紧固、机械组装等几乎所有的工作,一手完成,大头爹更充分的发挥了自己超强的创新能力,比如榨油机基座固定的枕木采用了u字型,减轻了固定螺栓的负重;钢筋加工居然是自己制作了一个加工台来窝制、切割等;徒手勾画一个溜槽的草图,到五金加工店用雪花铁皮做出来,竟然严丝合缝;滚筒炒锅坡度的调节,只用了几根角钢支架,外加一个钢筋把手,就轻松实现了其中一端的高低调整……最后事实证明,大头爹的很多方法都是看起来很简单,却非常的实用。

    说来也怪,围山营子的村民自从榨油机的卡车来过之后,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油坊里串门,甚至还到家里来串门。大家来了,就看大头爹怎样安装机器,要是青壮年男人们来了,遇见啥活计,还上手给帮个忙。还有一些个大老婆、小媳妇的,也在黑头早晚、茶余饭后结伴而来,叽叽呱呱的和莫有生开一些不咸不淡的玩笑,有时候玩笑开得出格了,这些个小媳妇儿就会笑骂,还要挥拳打几下莫有生。凡是来的人,大头爹都是发烟倒水,一视同仁。特别是大成伯,提着粪叉子,挎着粪筐,有事儿没事儿的都要路过一下,来了就是这里看看、那里问问,大头爹也是耐心解释,这都是街坊邻居,抬头不见低头见。一时间,大头爹只觉得人缘都好了许多,走到街上、去谁的家里,不论要找什么人、要做什么事,都是顺顺利利、和和气气。

    安装快要结束的时候,基本到了八月底了,大头和大丽也马上就要开学了。

    白芒终于带着媳妇儿回到了围山营子。

    白芒媳妇儿个子高,顶着大波浪卷发,给油坊乃至围山营子带来一股清新的洋气。二人赶到油坊,特别是白芒,被眼前的变化震惊了,他俩这里看看,那里瞅瞅,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虽然院墙还是豁豁牙牙,没来得及重修,但是院子里的枳芨草已被大头爹铲除了,整个院子整整齐齐;机器基本都已组装到位,只待挑个好日子开张试运行;特别是那三间牛圈,改成办公室以后,新瓦新墙新门扇,水泥地面白墙面,亮亮堂堂。白芒一边走,一边说道:“老舅、老舅,真是太辛苦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等明年挣了钱儿,先把这三间大房加盖成五间,西边的作为厂房,放麻生呀啥的,东边的就是你白厂长的办公室兼财务办公室。”大头爹笑着指点江山,“到时候,这三间小房子,用两间只存放榨好的油,作为销售处;另外一间作为宿舍兼食堂,我和满囤儿哥就先呆到那里。我俩守家在地的,好说。”大头爹又指着院墙,“到时候资金要是再宽裕了,把院墙改成全砖的,门口修上个门房。还得再购置一辆小卡车,收胡麻籽、送麻油的,都得用。”

    前些日子,大头娘锄地辛苦,大头爹心疼,便请了些人,也按日结工资,帮了几天忙,总算是锄完了。这天大头娘得知白芒俩口子回来了,就也来到油坊。众人说说笑笑,在油坊里转了好几遍,眼看着已是金乌西坠、玉兔东升,于是,大头爹把门一锁,招呼众人回家,大头娘张罗饭菜,要设农家宴迎接白厂长夫妇。

    席前,请来安装期间立下汗马功劳的王满囤和莫有生,一大屋子人满满当当,大人盘腿上炕,各色菜品摆到炕桌上,大头娘揸了点面,麻油倒到锅里烧开炸油饼,香气四溢荡满村。大头爹说道:“小芒,和你媳妇儿吃好啊,跑跶了一天了,肯定也饿了。满囤哥、有生,你俩也赶紧动筷子。”

    白芒媳妇儿随着白芒,也举了酒杯,说道:“老舅,这事儿全靠你前后张罗,今儿在厂子里一看,真是不容易。小芒城里长大,吃不了苦、耐不了劳,常年爱喝个酒,净耽误事儿。以后老舅还得多担待。”大头爹说道:“咱们自家人,不说那况分外的话。以后你这个会计可太重要了,不怕人不识数,单怕数不认人,千秋大业一本账啊。”白芒笑着说道:“老舅,这个她可在行。再说了,不是还要你签字,这多过一手,肯定就能少很多错误。”大头爹笑笑,继续问道:“从你俩到,就没顾得上问,家里安排妥当了吧?我特意安顿你,一定要给你妈那里好好的说说,你俩去了吧?”白芒连忙说道:“老舅,工作也是合同工,随时走人没人拦着,就是我妈不太同意她也过来,最后见我俩拿定主意了,也就没再管,索性任我俩做主;小虎马上就上六年级了,也大了,奶奶只管把饭给做好就行了;所以,老舅你就放心吧,该安掂的基本都安掂了。”大头爹敬酒,说道:“都不容易,咱们好好儿弄几年,争取弄好。”然后三人干杯。